工業是鄒平經濟的支柱,也是鄒平未來發展的關鍵支撐。2016年,該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670億元,鋁業、紡織服裝、食品醫藥、裝備制造、鋼鐵冶煉五大產業不斷壯大,工業強縣的地位不斷穩固。但同時,工業在做強、做優、做特方面做得還不夠。產業層次相對偏低,中上游產品、原材料級產品比重較大,高附加值產品、終端產品仍然偏少,就鋁業而言,深加工率還不到20%。行業利潤率普遍偏低,企業斷層比較明顯,新生力量明顯不足,中小企業增長乏力。“謀劃工業的發展,我們要立足基礎優勢,更加突出質量和效益導向,大力加強工業供給側改革,重點在活化存量、優化增量上狠下功夫。”2月4日,鄒平縣委書記皮臺田在全縣四級干部會議上,與大家一起直面問題,共商良策。
活化存量優化增量 用4—5年時間打造5000億級產業集群
去年12月份,開泰集團成功并購了機器人自動噴砂清理系統的全球領先供應商——芬蘭的博斯曼機器人有限公司。開泰集團副總經理尹建國告訴記者,今年,公司計劃投資5000萬元,新建拋噴丸表面處理工程工藝技術與裝備工業4.0示范中心、數字化車間,實現開泰制造向開泰智造的轉型升級。
“我們將加快‘兩化’融合步伐,壯大提升鋁業、紡織服裝、食品醫藥、裝備制造、鋼鐵冶煉五大主導產業,力爭通過4—5年的努力,五大產業集群產值分別達到2000億元、1000億元、1000億元、500億元和500億元,形成5000億級產業集群。”皮臺田說。
針對發展空間大、增長后勁強的傳統優勢產業,鄒平縣將通過裝備更新、技術革新、品牌創新等手段,推動其煥發新的生機。對落后產能,通過安全、環保、能耗、質量等標準的倒逼,依法推進高耗能、高污染、低效益企業的關停并轉。同時,嚴把入口關,堅持高標準,嚴防“三高一低”和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入駐。對“僵尸企業”實行一企一策,資不抵債、扭虧無望、要素整合價值不大的整體退出,對土地、房產、知識產權、公司殼資源等仍有較高市場價值的,采取企業間、行業間的要素重組整合方式,使有效資源進一步活化。
在培育集群優勢優化增量上,鄒平縣通過項目培育和招引、產品創新和開發,推動產業鏈向終端延伸、價值鏈向高端拓展,加快優勢主導產業從“根深干壯”向“枝繁葉茂”推進。加強政策引導和扶持,大力培育高新技術、新興產業項目和創新創業項目,加速集聚一批高端項目、培育一批高端企業。同時,支持有實力的企業“走出去”,積極開展國際間產業鏈、價值鏈協作整合,不斷增強國際市場話語權。今年,我國力推軍民深度融合發展,為企業高端提升開啟了又一扇大門。在這方面,西王集團等骨干企業已經超前布局,下一步,鄒平縣將在鋁業、食品、紡織等行業找好結合點,加強科研攻關,力爭有更多產品進入軍民融合產品目錄。
以鋁業需求側改革帶動供給側改革 建設名副其實的“世界鋁谷”
2月10日,記者在位于鄒平縣城區的全鋁家居一體店看到,櫥柜、門窗、桌椅等各色家居不一而足。店主張國斌介紹,相對于傳統型材,鋁制品具有環保、防火、防水、可回收等諸多優勢。當前,受條件限制,張國斌家居店所有產品是從南方廠家購入的。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,今年,他計劃在自己家開的鑄造廠里新上一條家居制造生產線,到時只需購入鋁制型材就可按客戶需求制造各類家居。
“我們鄒平有這么多、這么好的鋁水、鋁型材資源。而且,在今年的全縣四級干部會議上,縣委書記皮臺田為鄒平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,要努力打通鋁型材向鋁制品延伸的路徑。鋁業的需求會越來越大,應用也會更加廣泛,我們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。”談及將來的發展,張國斌滿懷信心地說。
作為全球最大的鋁業生產基地,鄒平全縣規模以上鋁企業25家,去年實現產值1247.5億元,實現銷售收入1523億元。鄒平縣的鋁產業集群形成了豐富的產品體系:既有鋁棒、鋁錠、鋁板帶箔等初級加工產品,也有雙零箔、航天航空用高強度鋁材、軌道交通輕量化合金鋁材、高端鋁合金輪轂等深加工產品。但鄒平縣委、縣政府清醒地認識到,在高附加值產品和高回報終端產品發展上,還有很大空間。為此,鄒平縣提出,打造2000億級鋁產業集群,發揮好魏橋創業集團鋁業“孵化器”的作用,在鏈條“縱向”延伸和集群“橫向”配套上下功夫。
在鏈條延伸上,圍繞建筑裝飾、電子家電、軍用型材等重點領域,瞄準產業鏈缺失環節、高端環節、終端環節,真正建設一批高端鋁業項目,全面提升鋁產業質量效益。在集群配套上,借助鋁業原料、成本、集約等優勢,催生、培育、壯大更多涉鋁行業。積極推進以鋁代木、代鋼、代塑升級改造,并將鋁產品應用納入政府采購目錄,以鋁業需求側改革帶動供給側改革,讓鄒平的鋁業應用更廣泛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世界鋁谷”。好生、長山等鎮街,將依托家居制造產業基礎,在鋁材應用方面進行探索。同時,抓好鋁產業綜合交易平臺和長山鋁深加工園區建設,打造鋁產品報價、集散、交易和結算中心進一步放大產業影響力和集聚力。
樹立“工匠”精神 努力打造“隱形冠軍”
曾經令鄒平人自豪的是,工業產業體系中既有魏橋、西王等骨干企業這樣的“高峰”,還擁有一大批中小企業“群峰”。但一段時期以來,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影響,鄒平縣的許多中小企業增長乏力。如何引導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,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峰的發展局面?鄒平縣將實施抓大扶小戰略,促進企業協調協同發展。
據鄒平縣經信局經濟運行辦主任劉宣斌介紹,鄒平的產業體系造就了許多中小企業與骨干企業幾乎都有聯系。“一家小企業僅靠自身發展形不成優勢,抓大扶小就是讓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實現捆綁式發展,實現優勢互補。”劉宣斌說。
今后,鄒平縣將在圍繞主導產業,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、輻射帶動大、領導地位突出的龍頭企業基礎上,引導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交流合作,樹立“工匠”精神,促進中小企業向“專、精、特、新”方向發展,積極搶占技術制高點和行業話語權,努力打造本行業本領域的“小巨人”和“隱形冠軍”。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優勢,引導各類要素、資源、政策向中小企業集中。鼓勵大型企業分離外包部分工藝流程,與中小企業建立產品與零部件戰略聯盟,促進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協調配套發展。鼓勵中小企業就近就地尋找合作伙伴,著力構建主業突出、優勢互補,結構合理、層次清晰的企業體系。
來源:網絡